很奇怪的标题,对很多人来说……
沟通是个问题吗?确实!
现在我们拥有很多沟通方式:
假设我拥有20个朋友,并且经常联系,于是我们可能发现 :
我们需要检查无数个地方,以保持联系——联系方式越多, 我们越无法联系!
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写这篇文章——该死,我们的联系方式不 是问题,问题是我们的联系方式太多了!
(当然,我们也有很多人根本不觉得这是个问题:要么他们 正痴迷于研究各种各样新鲜玩意儿,并乐此不疲;要么他们 抱定互联网就是一个互相欺骗,根本不靠谱的东西,压根没 有打算在上面建立起任何联系——他可靠的联系方式依旧基 于旧式的“电话/手机”模式,并且引以为豪,并且他们宣 称自己是上网的;这两种人都不必再看下去,因为你们的生 活方式很好。)
让我们回到问题的原点:沟通是个问题吗?是的!
这里有两类沟通:
即时通讯 立即、马上,能找到人的通讯方式(例如电话,例如QQ… …)。 非即时通讯 不必马上回复的方式(例如电子邮件、例如Faceboo k、例如我写这篇文章……)。 开放协议 通讯所采用的协议是对所有人公开的(例如电话)。 封闭协议 通讯所采用的协议是某人、某团体秘密掌握的(例如QQ) 。
关于开放协议和封闭协议的问题,我发现上面写的还是不大 容易理解,好吧,超级通俗版是这样的:
我喜欢诺基亚的手机,超级喜欢,感谢电信公司采用了国际 电联的开放协议,我不必强迫我的所有朋友都选择诺基亚手 机——嗯,很好,我的诺基亚可以和摩托罗拉通讯!耶!
另外一个版本是:我喜欢QQ,超级喜欢,于是:“XX、 YY、ZZ……(我的朋友们),速度去装个QQ,加我好 友!”——要知道XX、YY们可能很不喜欢这个胖企鹅!
好累,终于把概念讲清楚了。
一个常见的问题是:滥用即时通讯。
我们很喜欢手机,于是我们这个国家的绝大多数人远程通讯 的第一个选择就是手机(对很多人来说甚至是唯一选择)。 于是我们在澡盆里接手机,我们在饭桌上接手机,我们在床 上接手机,我们在马桶上接手机……
我们很闲啊,闲啊,我们有24个小时可以随时接受别人的 打扰!(事实上中国人是地球上工作时间最长,收入最低的 种族之一。)
基于这个原因,国际电联给了我们手机短信,这是一个典型 的非即时通讯工具,遗憾的是大多数时候,我们是从省钱的 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,而不是“尊重他人”的角度。
就现在,我家的电话响个不停,这个执着的人啊,他有什么 十万火急的事情一定要在这个时候联系我呢?
记住,使用即时通讯的时候意味着事情紧急,不得不打扰对 方的安宁——否则请使用非即时通讯的方式(这样对方可以 自由选择响应你的联系的时间)。
接下来,我们来聊聊开放协议或封闭协议的问题:
其实刚才我已经说过了,封闭协议最大的问题在于你一定要 强迫其他人接受你的选择。基于商业利益,腾讯是不会开放 QQ的通讯协议的(其他封闭协议的支持者也一样),所以 我们只能用QQ与QQ通讯(偶尔破解版本也是存在的,但 是腾讯会起诉、封杀……),所以一旦你选择了QQ,那么 你的通讯范围仅限QQ用户。
为了扩大你的通讯范围,你会努力的帮助腾讯推广QQ,而 一旦遭遇抵抗(例如我拒绝安装那个丑陋的、盗版Linu x的企鹅),你潜意识里会说:这个家伙真是顽冥不化,装 个QQ有这么难吗?——其实你强迫我接受你的选择(没有 丝毫尊重我的自由选择的意思),究竟是谁粗鲁无理呢?
开放协议其实很好理解。在电脑时代以前,我们的声带会发 出各种各样的声音,于是我们的部族基于经常的交流把某些 音符固定下来,于是在这个部族内部大家有了语言,这是一 个开放协议(仅在部族内部通用),又是一个封闭协议(其 他部族不了解,你们也未见的愿意去教学)。强大的部族兼 并弱小的部族,于是变成奴隶的人被强行的推行征服者的语 言,放弃自己的语言,于是语言开始越来越“开放”(通用 范围扩大)。第一个最伟大的开放标准由秦始皇制定——统 一文字。于是中国有了自己的标准通讯协议。
直到互联网时代以前,通讯协议都是开放协议为主导的:我 们的语言是通用的(至少在一个种族内部),我们的文字是 通用的,我们的电报、电话……统统都没有限制某个品牌只 能跟某个品牌通讯!为什么我们要接受独家垄断的QQ、M SN、SKYPE……呢?
因为创新。
我们接受这些垄断的封闭性协议是因为他们是创新的产物, 他们给我们提供了全新的通讯方式(至少在他们出现的时候 ),于是我们的专利法案允许他们在一定时期内享有垄断的 利益,作为创新的奖励。
我们的用户因为急于享受新技术的成果,而忽略一部分本质 上“通讯是开放的”这样的价值判断。
因为我们享受到了全新的服务。
但是,这样的,违背“通讯本质要求”的妥协能够长久吗? 如果中国移动告知用户,从即日起,移动用户不能拨打联通 用户的手机,用户能接受吗?既然如此,为什么我们要接受 不能与其它通讯工具互通的 QQ、MSN 或 SKYPE 呢?
所以,互联网时代的基础通讯服务从来没有被抛弃,相反, 它是我们的所有通讯工具的核心:电子邮件。
电子邮件基于 POP 和 SMTP 协议,这两个协议并非由营利性组织所掌握,并对所有人开 放。所以我们可以用新浪的邮箱发送邮件给网易的网友,反 过来也一样。
目前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采用开放标准的即时通讯工具( 似乎Linux平台下有一个,可以兼容MSN、ICQ、 YAHOO……),因为本质上即时通讯是粗鲁的(见前文 ),不礼貌的,仅适用于非常熟悉的人之间的工具——而互 联网本质上是一个陌生人社区。
理论上,如果你在互联网上只能选择一种通讯方式,那么我 建议你选择电子邮件;如果你在互联网上有许多通讯方式, 我建议你至少保留电子邮件作为最主要的通讯工具,而不是 像大多数中国人那样选择 QQ。因为只有电子邮件可以在所有系统,所有用户之间互 相通用。
不把自己的喜好强加于人是起码的道德要求。
遗憾的是,由于缺乏教育,大多数中国人选择 QQ,并习惯粗暴干涉自己的朋友必须选择 QQ——中国人从来不认为把自己的喜好强加于人是对别人 的不尊重,反而乐此不疲,例如为客人夹菜……
(当然,有人看了我的罗嗦会说你这也是强迫我们选择你的 喜好——电子邮件。我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:本质上,如 果要通讯,必然的“通讯协议”必须要一致,否则无法通讯 ,所以这里面是必然有一些强迫的成分的。例如语言,我们 选择了汉语,你要进入我们这个圈子就必须使用汉语,这的 确是强迫。但是这种强迫是迫不得已的——否则就无法沟通 ,因此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,我们应当把这种强迫降低到最 低限度——显然,在互联网上,电子邮件符合这种“最低限 度的强迫”的要求。因为我只要求你使用电子邮件,而并没 有限制你使用哪个服务商的电子邮件系统。鉴于电子邮件是 开放标准,这个领域是充分竞争的,有无数的服务商可供选 择,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说,你说我强迫你接受我的喜好是 没有道理的。)
理论上,我们需要这样一种通讯服务:
我们可以有很多管道接收信息(QQ、MSN、Faceb ook……),这无限多的信息接收管道把信息汇总到一个 我所指定的信息容器中(就目前看来,没得选,只有电子邮 箱适合担任这个角色)。
在这方面社会化网站做得很好,Facebook 每收到一条信息都会给我发电子邮件通知;交易平台做的也 不错,易趣每次有消息也会给我发邮件,最糟糕的是即时通 讯工具:QQ 好友发给我离线消息的时候我从来收不到邮件通知;MSN 、SKYPE 也一样!理论上如果我有100个即时通讯工具上面分布了 几百个好友,我要查看这些消息岂不是要点击数千下鼠标?
总结一下,合理的沟通方式:
沟通是个问题吗?确实!
现在我们拥有很多沟通方式:
- 声带(别奇怪,我们一直拥有它)
- 笔(毛笔、钢笔、铅笔……很多,实在是多啊!),以及随
之而来的邮件(邮局并没有关门) - 电话(啊,终于开始插电了)
- 移动电话
- 电子邮件
- MSN
- ICQ
- Skype
- YAHOO Messager
- 新浪点点通
- ……
- MySpace
- QQ 群/空间
- Blogger
- ……
假设我拥有20个朋友,并且经常联系,于是我们可能发现
- A喜欢QQ(于是为了联系它,我需要QQ)
- B喜欢MSN(于是我需要MSN)
- C喜欢SKYPE(于是……)
- D喜欢Facebook(于是我得去注册Faceboo
k) - E喜欢MySpace(于是……)
- ……
- 查邮箱
- 查MSN
- 查QQ
- 查Facebook
- 查MySpace
- 查……
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写这篇文章——该死,我们的联系方式不
(当然,我们也有很多人根本不觉得这是个问题:要么他们
让我们回到问题的原点:沟通是个问题吗?是的!
这里有两类沟通:
- 即时通讯
- 非即时通讯
- 开放协议的即时通讯
- 封闭协议的即时通讯
- 开放协议的非即时通讯
- 封闭协议的非即时通讯
即时通讯 立即、马上,能找到人的通讯方式(例如电话,例如QQ…
关于开放协议和封闭协议的问题,我发现上面写的还是不大
我喜欢诺基亚的手机,超级喜欢,感谢电信公司采用了国际
另外一个版本是:我喜欢QQ,超级喜欢,于是:“XX、
好累,终于把概念讲清楚了。
一个常见的问题是:滥用即时通讯。
我们很喜欢手机,于是我们这个国家的绝大多数人远程通讯
我们很闲啊,闲啊,我们有24个小时可以随时接受别人的
基于这个原因,国际电联给了我们手机短信,这是一个典型
就现在,我家的电话响个不停,这个执着的人啊,他有什么
记住,使用即时通讯的时候意味着事情紧急,不得不打扰对
接下来,我们来聊聊开放协议或封闭协议的问题:
其实刚才我已经说过了,封闭协议最大的问题在于你一定要
为了扩大你的通讯范围,你会努力的帮助腾讯推广QQ,而
开放协议其实很好理解。在电脑时代以前,我们的声带会发
直到互联网时代以前,通讯协议都是开放协议为主导的:我
因为创新。
我们接受这些垄断的封闭性协议是因为他们是创新的产物,
我们的用户因为急于享受新技术的成果,而忽略一部分本质
因为我们享受到了全新的服务。
但是,这样的,违背“通讯本质要求”的妥协能够长久吗?
所以,互联网时代的基础通讯服务从来没有被抛弃,相反,
电子邮件基于 POP 和 SMTP 协议,这两个协议并非由营利性组织所掌握,并对所有人开
目前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采用开放标准的即时通讯工具(
理论上,如果你在互联网上只能选择一种通讯方式,那么我
不把自己的喜好强加于人是起码的道德要求。
遗憾的是,由于缺乏教育,大多数中国人选择 QQ,并习惯粗暴干涉自己的朋友必须选择 QQ——中国人从来不认为把自己的喜好强加于人是对别人
(当然,有人看了我的罗嗦会说你这也是强迫我们选择你的
理论上,我们需要这样一种通讯服务:
我们可以有很多管道接收信息(QQ、MSN、Faceb
在这方面社会化网站做得很好,Facebook 每收到一条信息都会给我发电子邮件通知;交易平台做的也
总结一下,合理的沟通方式:
- 最小骚扰原则:不到万不得已,不使用即时通讯。
- 彼此尊重各自的习惯原则:使用被广泛接受的开放标准——
目前而言就是电子邮件。 - 非强制性分享原则:你可以推荐自己喜欢的工具给朋友,但
仅仅是推荐。 - 保守原则:鉴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被所有人接受的通讯方式,
因此正式的消息仅仅通过最保守的渠道发送——也就是电子 邮件。 - 总之,我们希望你使用电子邮件,而不是某个你或者你们小
圈子喜欢的东西来通讯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